劲舞骄阳 发表于 2024-7-25 08:20

中伏:四首夏雨诗词,竹风不断凉如水,山雨无声细似尘

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


清代文人涨潮在《幽梦影》中曾这样描述雨落雅趣,如今夏雨滂沱,正宜弈棋。


对棋听雨固然是人间乐事,倘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也同样雅致。


当初赵师秀在梅雨时节漫无目的地一敲,震落了灯花,也散落了一地的等待、闲雅与寂静。


于是,每当初夏雨落,我们会在蛙声与雨声中将其一一捡起,串成心头棋子,与自己对弈。


对弈久了,也会想去往苏轼笔下的初夏庭院,与棋声惊昼眠的佳人一起观赏微雨过、小荷翻。


明朝将是三伏天里的中伏,我们尤其渴望多来几场夏雨,带来雨后清凉,洗去人间炎暑。


正是,暑天不是苦多雨,爱与人间生晚凉。有了浮生晚凉,或读书弈棋,或饮酒检藏,皆不在话下。


值此中伏,且看古人如何在夏雨绵绵里寻觅清凉与美好,无事过一夏。


图片


1.辋川积雨,淡泊宁静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当连绵夏雨飘落在王维晚年隐居的辋川,他看到了雨洗后的空山,还有自己愈发淡泊的心境。


连日雨落已让疏林浸透在满山潮湿中,只见炊烟缓缓升起,农妇做好饭菜即送到东边田地里。


夏雨虽然延缓了烟火升起的速度,但丝毫未打乱乡民的农忙节奏,有条不紊,分工明确。


尽管王维只是一个观望者,但也逐渐融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里,一个“迟”字足见他观察细致与内心闲适。


当然最妙的雨后景象,还是白鹭悠然翩飞在茫茫水田上,黄鹂婉转轻啼于幽幽夏木中。


图片


之所以妙,一则有色彩反差,雨洗后的深山本就苍翠,一片浓绿中浮现出几抹白色与黄色,营造出鲜明的视觉冲击,同时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二则,叠词妙用,“漠漠”尽显水田苍茫辽阔,“阴阴”勾勒夏木葳蕤幽深,意境更为开阔。


三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翩飞在广阔水田是可视动态,黄鹂啼鸣于幽深夏木则是耳目可听。视听结合一起,开阔景象在前,浮动着物我两忘的隐者闲趣。


而如此心境,得益于王维从木槿花的朝开暮落参透人生无常,在松林下采摘露葵和食用素食修心养性。


他早已厌倦了红尘名利心,只想做那终南山上人。可事实上,王维还是在半官半隐中摇摆。


庄子笔下的杨朱学道归来与外人争席再无隔膜和特殊待遇是事实,可王维还是在两头挣扎。


他与他笔下的田园生活始终处在隔岸观望,意欲摆脱的海鸥相疑,更说明未全然鸥鹭忘机。


饶是如此,这隐隐的不平与挣扎,并不折损辋川的夏雨美景和王维努力追寻的此心淡泊。


图片


2.西湖骤雨,酣畅淋漓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苏轼笔下的西湖夏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像醉酒后的画家在挥毫泼墨。


先是打翻了墨汁,瞬间氤氲成乌云遮挡在湖光山色中。水墨还未完全在山间蔓延开来,只见珍珠般的雨点就密密麻麻地散落在舟船上。


从黑云翻墨到白雨跳珠,视线由上而下、由远及近,在色彩对比中传递出夏雨之迅猛急切。


可如此西湖夏雨苏轼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就被卷地而来的大风吹成云销雨霁,只见雨后的望湖楼下水天相接,上下一色,何等空明澄澈。


一时间,西湖仿佛换了人间,从动态的疾风骤雨化为静态的水天一色,从黑白世界转入一片纯净。


如此前后反差,不只写出了夏雨的来去匆匆,还传达出苏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心波动。


那刹那间的微妙触动虽未明说,可心灵触动的结果已经一目了然,整首诗就是最美的答案。


此情此景,或许就如北岛所言:我喜欢下雨天,光与影的界限被抹去,水乳交融,像业余画家的调色板。


而苏轼就是这场西湖骤雨的画家,多年以后当他第二次到杭州任职还忍不住慨叹:还来一醉西湖雨, 不见跳珠十五年。


有了黄州烟雨的洗礼,人生再大的风雨,都能如这西湖骤雨聚散匆匆,去留无意。


图片


3.池荷跳雨,清新灵动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宋·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苏轼在西湖醉酒赏雨,杨万里则在午睡中梦入西湖烟水茫茫处。


在睡梦中,杨万里驾着一叶扁舟,漫游在西湖的荷花深处。山色空蒙,烟雨迷茫,微风吹过湖面,平铺十里荷香。


就当他为这满湖烟水荷香而沉醉之时,一阵疾风骤雨敲打着乌篷船,惊醒了他的西湖美梦。


余光中曾说,雨水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这夏雨敲打着乌篷船,何尝不属于江南与中国。


急雨打篷虽然惊断了美梦,可没有中断杨万里赏荷的心情,又惊又喜地继续欣赏这池荷跳雨。


只见雨点跳落荷叶,就像断了线的珍珠在荷叶上跳来蹦去,时而四处流散,时而聚集一体。


直到最后,滚滚流珠汇聚于荷叶中心,宛如一窝水银摇摇欲坠,我见犹怜。


杨万里不愧是描写夏日的高手,不只抓住了池荷跳雨的瞬间动态,还细致观察了水珠滚落荷叶散了又聚的持续动态。


他未必懂得荷叶不易沾水的原理,但一定懂得散了真珠还聚的灵动美感。将夏雨比作跳珠、水银不难,难在能抓住荷叶水珠被雨点击散又重聚成新珠的微妙细节。


只有真正热爱生活并心怀诗心之人,才能懂得夏雨奏响的古老音乐与情韵吧。


图片


4.竹风山雨,浮生一梦


竹风不断凉如水,山雨无声细似尘。


世事总归簪上雪,人生聊寄瓮头春。


—宋·白玉蟾《易道录招饮·其一》


白玉蟾笔下的山雨,光听名字就给人清凉之感。


深山竹林,历来是消暑的好去处。当熏风穿过竹林过滤掉所有暑气,诗人感受到了清凉如水。


此时又飘来一阵山间细雨,无声滋润大地,宛若尘埃细腻。


风凉如水,雨细似尘,没有夏雨滂沱的大开大合,只有恬淡平和的诗意氛围。


如此落落清欢,不只得益于外在环境的寂静幽深,还在于诗人看透世间尘世。


人间万事不过如簪上雪花转眼即逝,生命到头终作古,繁华归尘身归土,切莫太过执着。


不如将有限时光与生命寄托在美酒佳肴里。瓮头春,既代指美酒,又暗合人生短如春梦,不如珍眼前,且共从容。


说来说去,古往今来想要的消暑,不只有外在炎热,还有内在躁动,要以平常心对待人间冷暖与悲欢。


世事总归簪上雪,人生聊寄瓮头春。明朝即进入中伏,夏雨宜弈棋还是宜饮酒,任君选择。


原创 微信号~此笺观止







挥笔泼墨正大 发表于 2024-7-25 09:44

好,感受四季雨的诗情画意

劲舞骄阳 发表于 2024-7-25 10:54

文人笔下四时雨的不同

奔跑900215 发表于 2024-7-25 11:22

写的真不错   

@不倒翁 发表于 2024-7-25 11:25

说滴有道理的!

wnghj766824 发表于 2024-7-25 12:45

看着美女分享的美文心情愉悦

快乐人生。。 发表于 2024-7-25 13:32

感谢你的分享

1531913553 发表于 2024-7-25 15:43

诗美图美人更美……

ZWM狮子 发表于 2024-7-25 16:39

美女图片漂亮文才扛扛的

西部牛仔 发表于 2024-7-25 17:32

苏轼的望湖楼醉书,与老舍写祥子的烈日和暴雨下有相似之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伏:四首夏雨诗词,竹风不断凉如水,山雨无声细似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