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记被吞并后,还有多少被吞并的企业?
以下是剔除重复内容后,部分被外资吞并的中国企业:1.北冰洋汽水:1994 年被百事可乐收购,随后逐渐淡出市场,后来虽重返市场,但已元气大伤。
2.华丰方便面:1999 年被印尼金光集团收购,市场份额被康师傅、统一等品牌大幅挤压,逐渐退出主流市场。
3.三笑:2005 年被高露洁收购。
4.统一润滑油:2006 年被壳牌收购。
5.白加黑:2006 年被拜耳集团收购。
6.黄记煌三汁焖锅:2019 年被国际餐饮巨头百胜中国收购。
7.太子奶:2007 年引入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等三家外资投行 7300 万美元注资,后陷入财务危机,品牌逐渐衰落。
8.美加净:1990 年被美国庄臣公司收购,1994 年被上海家化收回。
9.孩儿面:1994 年被德国汉高公司收购。
10.舒而美:1994 年被美国金佰利收购。
11.香雪海:1995 年被韩国三星电子收购。
12.太太乐鸡精:2000 年被雀巢收购。
13.羽西:2004 年被欧莱雅收购。
14.雪津啤酒:2006 年被英博啤酒集团收购。
15.熊猫:1994 年被宝洁收购,2000 年被北京日化二厂收回。
16.华润漆:2006 年被威士伯收购。
17.嗳呵:2012 年被强生收购。
18.丸美:2013 年被路易威登收购。
19.美即:2013 年被欧莱雅收购。
20.武汉中原瑞德:2024 年 9 月,天坛生物通过控股子公司以 1.85 亿美元收购 CSL 亚太全资子公司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100%股权。
21.绿十字(中国):2024 年,华润博雅生物宣布斥资 18.2 亿元全面收购绿十字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100%股权,借此间接收购境内血液制品企业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22.中南钢铁空分装置:2024 年,林德宣布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旗下的中南钢铁签署协议,收购位于中南钢铁在广东省韶关市生产现场内的一套空分装置。
以下是2024年至2025年3月10日前的部分并购事件:
2024年
- 新思科技收购ansys:2024年3月,全球最大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公司新思科技宣布以3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球领先的仿真软件公司ansys。
- 诺和诺德收购Cardior Pharmaceuticals:2024年3月25日,诺和诺德宣布将以10.2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Cardior Pharmaceuticals,加强其心血管领域布局。
- 瑞萨电子收购Altium:2024年4月,日本汽车芯片制造商瑞萨电子宣布以约59.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澳大利亚的PCB设计软件公司Altium。
- Cadence收购BetaCAE:2024年5月,Cadence以1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结构仿真分析软件BetaCAE。
- 汇川技术收购法国irai:2024年7月,汇川技术成功收购法国工业软件公司irai。
- Autodesk收购Datum360:2024年8月,全球领先的CAD软件公司Autodesk宣布收购专注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软件公司Datum360。
- 西门子拟收购Altair Engineering:2024年9月,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宣布以10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球领先的技术公司Altair Engineering。
- 海克斯康收购Geomagic:2024年12月12日,海克斯康宣布将以现金和无债务的方式支付1.23亿美元,收购3D Systems公司旗下的Geomagic软件业务。
2025年
- 李嘉诚旗下长和拟向贝莱德财团出售港口资产:2025年3月4日,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宣布与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出售其全球港口业务核心资产,总企业价值为228亿美元。
- 先进封装材料国际有限公司:2025年2月28日,至正股份公告收购先进封装材料国际有限公司(AAMI)99.97%股权,交易对价35.06亿元,同时剥离传统线缆材料业务。
- 威顿晶磷:2025年2月28日,至纯科技公告收购威顿晶磷83.78%股权,进一步整合半导体材料业务。
- 昇生微:2025年1月21日,晶丰明源公告收购昇生微100%股权,交易对价≤1.6亿元,拓展嵌入式MCU芯片领域。
- 深圳华星半导体:2025年3月3日,TCL科技公告收购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股权,交易对价115.6亿元,提升大尺寸显示面板竞争力。
以下是一些其他被收购的案例:
- 2025年案例:2025年1月27日,迅雷有限公司宣布计划以人民币5亿元现金收购上海匡慧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虎扑运营方)。2025年1月20日-2月4日,壳牌东方贸易私人有限公司收购兰亭能源私人有限公司股权案获无条件批准。
- 以往案例:2011年,维达国际大股东瑞典essity考虑出售股份,后新加坡金鹰集团旗下亚太资源集团于2024年以每股23.5港元价格收购维达国际。2013年,北京第一机床厂收购德国瓦德里希科堡。2007年,吉利收购沃尔沃。2006年,壳牌收购统一润滑油。2004年,百威英博收购哈尔滨啤酒。
- 嗳呵:2012年被强生收购。
以下是一些更容易被收购的行业及原因分析:
互联网行业
- 技术更新快:该行业技术迭代迅速,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大型互联网公司为获取新技术、新应用,常收购拥有先进技术或创新模式的小型企业,如谷歌收购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以增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实力。
- 用户流量竞争激烈:用户流量是互联网企业的核心资源,一些企业通过收购来整合用户群体,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如字节跳动收购Musical.ly,整合其用户资源,为TikTok的全球发展奠定基础。
医药行业
- 研发成本高、周期长:药物研发需要巨额资金和大量时间,小型药企若有独特研发项目或技术平台,易被大型药企收购,如罗氏收购基因泰克,获得其在肿瘤生物药领域的研发技术和产品线。
- 法规政策严格:行业受严格法规监管,大型药企收购可确保产品合规,利用规模优势和资源加速产品审批上市,同时减少竞争。
制造业
- 产业升级需求: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制造业需不断升级,企业通过收购获取先进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如美的收购库卡,提升在机器人及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和能力。
- 整合产业链: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企业收购上下游企业实现产业链整合,如吉利收购沃尔沃,整合汽车制造产业链资源,提升品牌形象和技术实力。
食品饮料行业
- 品牌价值高:消费者对品牌有较高忠诚度,知名品牌被收购后能带来稳定市场份额和利润,如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部分股权,看重其在果汁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资源。
- 市场需求稳定:该行业市场需求持续稳定,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丰富产品品类进行收购,如雀巢收购银鹭,丰富了其在中国食品市场的产品线。
金融行业
- 牌照资源稀缺:金融行业牌照获取难度大,企业通过收购可快速获得进入市场的资格和牌照资源,如蚂蚁金服收购恒生电子,获得金融科技领域的重要平台和资源。
- 业务协同性强:为实现多元化业务布局,金融机构收购不同类型金融企业,实现业务协同,提升综合竞争力,如平安集团收购多家金融机构,构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楼主整理挺详细 很详细,没办法有些企业就是在浪陶中销声匿迹, 楼主费心思了 市场经济,优胜劣汰…… 费心整理啦!! 张海波123 发表于 2025-3-10 09:06
很详细,没办法有些企业就是在浪陶中销声匿迹,
市场经济,急流勇退,企业能卖个好价钱也是可以的。
主要还是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和家族企业青黄不接的模式碰撞。
各中缘由,我们就了解一下。 楼主整理挺详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