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荣耀渭南网,结交渭南乡党,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荣耀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总体目标顺利完成。 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5%,取得近六年来最好成绩。 ——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353”产业集群工业增加值增长7.7%;工业投资增长19.8%,居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7.77亿元。城镇新增就业4.44万人,完成全年任务103.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3364元和18769元。 ——项目建设高质推进,动能后劲不断增强。 418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610.7亿元,顺利完成年度投资任务,190个项目竣工投用。全年新开工并入库项目704个,计划总投资767亿元。争取中省预算内投资、“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102个,争取资金17.9亿元,发行新增政府债券44.75亿元。市场主体达到38.32万户、增长5.1%。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主动作为抓调度稳增长。消费品以旧换新核销资金2.37亿元、带动消费18.2亿元,金融机构支持市级重点项目融资30个、累计投放资金59.31亿元,各项贷款增长11.64%、居全省第二,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308.47亿元,增长20.5%,落实相关减税降费及退税13.05亿元。 二是紧盯关键稳工业促转型。188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13亿元;50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36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6.2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3.4%。 三是千方百计扩内需强支撑。全年策划重大项目513个、总投资3130.6亿元,223个市级重点新建项目全部开工、完成年度投资262.3亿元。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150余场次,累计发放消费券2420万元、拉动消费60亿元以上。 四是凝心聚力抓创新聚动能。我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市。中航工业民机试飞中心揭牌运行,全省首批氢燃料公交车上线运营,西安—渭南—韩城城际氢能走廊国家重点研发示范项目启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9%。 五是坚定不移深改革促开放。企业开办各类证照平均办结时间缩短30%以上,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压缩至60个工作日以内,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推进落地,16项改革纳入全省“小切口”创新事项清单。 六是统筹施策抓城乡促协调。中心城市151个城建项目完成投资75.5亿元。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争取省级专项资金2.05亿元。农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收益50万元以上村达到247个。 七是坚持不懈优生态守底线。秦岭区域全天候视频监控平台初步建立,修复历史遗留矿山2100亩、防沙治沙1.5万亩,新增营造林面积4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1%。规上非电用煤企业燃煤使用量同比减少31.98万吨,散煤治理受惠群众91.54万户。“绿电”发电量达90亿千瓦时。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0天、创历史新高,PM2.5浓度下降12.2%。 八是用心用情办实事惠民生。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开展各类就业招聘活动447场次,吸纳带动就业40.5万余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89亿元。全市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80.8、390.7、30.19万人,发放特困、低保等救助补助资金10.2亿元。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措施 (一)坚持扩大投资、提振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严格落实“四个一批”,高质量谋划储备重大项目总投资3000亿元以上;年内404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650亿元,120个项目建成投产投运。加快发展新型消费,力争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30亿元、网络零售额达到1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二)坚持创新驱动、新质培育,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施总投资76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42亿元的产业类项目160个,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落实秦创原(渭南)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秦创原增材制造、羊乳产业聚集区建设,争取精细化工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落户渭南。深化“三项改革”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力争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5亿元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过22亿元。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2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50家,力争石羊农科北交所上市、木王科技新三板挂牌。 (三)坚持产业优先、乡村振兴,加快现代农业强市建设。 实施农业强市“八大提升工程”,总投资44.5亿元、年度投资28.3亿元。打造“吨粮镇”20个、“吨粮村”20个,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90万亩、总产稳定在250万吨以上。持续深化特色现代农业提升工程,新增果业品种换优5.3万亩,水果、蔬菜产量达到410万吨、340万吨以上,生猪出栏230万头以上,肉蛋奶产量稳定在93万吨以上。力争4条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全市十亿级农业产业链条达到15条以上。 (四)坚持县域引领、一体推进,统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施总投资81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9.5亿元的新型城镇化类项目82个,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118个城建项目,完成年度投资92.7亿元,新建公用充电桩2500个,开工改造老旧小区70个,全力争取国家城市更新示范城市试点。加快推进渭南国际现代物流港等10个项目建成投用,合力构建西安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加快融入西安先进制造业体系,推进西渭协同融合发展。 (五)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激发发展动力活力。 深化拓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开展项目审批“五增值一提升”服务,推进市场准入准营事项“证照联办”,推动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力争标准化镇(街道)级便民服务中心达到80%、村(社区)级便民服务站达到60%以上,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国有资本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争资产规模突破1000亿元。培育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中塔友谊苹果示范园,办好中亚职业农民培训。探索建设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开展内外贸一体化企业领跑行动,力促更多“渭字号”优质产品出口海外。 (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实施总投资38.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5亿元的生态环境治理和节能重点工程类项目27个,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推进“智慧秦岭”综合监管平台上线运行。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加快黄河西岸、渭河沿岸及渭北旱腰带生态修复。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建成330千伏汇集站1个,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200万千瓦、累计达到900万千瓦,“绿电”发电量达到110亿千瓦时。力争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少于257天。 (七)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切实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统筹发展社会民生事业,实施总投资108.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1.2亿元。全力稳就业促增收,加快市县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1万人次,新增“渭字号”劳务品牌5个。持续办好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实施健康渭南行动,支持县级医院三级创建,持续开展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推进190个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国家能力建设标准,培训基层卫生人才500名。优化公共文化供给,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0个,创建国家级关中文化(渭南)生态保护试验区。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办好渭南精品赛事活动10项以上。新建镇(街)养老服务中心12个、市级老年助餐示范点50个,创建省级老年友好型社区12家。 (八)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兼顾,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防范化解经济领域安全风险,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完成“保交楼”“保回迁”任务。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加快法治渭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深化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平安渭南建设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来源:渭南日报) 相关链接:渭南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