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致翻译一下。
王丹,字仲回,是下邽人。王莽执政时期,多次征召他入朝为官,他都没有应召,而是选择隐居起来,修养自己的志向。他乐善好施,常常周济那些有急难的人。每年农忙时节,他总会带着酒和菜肴到田间地头,遇到勤劳耕种的人,就会犒劳他们,那些懒惰的人因为得不到王丹的犒劳而感到羞愧。王丹自己总是加倍努力劳作,同邑的人受到他的带动,都纷纷效仿,使得当地逐渐变得殷实富足。对于那些轻浮狡黠、游手好闲、荒废正业、成为祸患的人,王丹就会告知他们的父兄,让父兄对其进行斥责和管束。遇到有人去世,王丹就会赠送丧葬费用,并亲自料理后事。要是有遭遇丧事而忧愁的人家,往往会等着王丹来帮忙操办,乡邻们都习以为常,这种情况持续了十多年。在王丹的影响下,当地教化大行,风俗变得醇厚朴实。
王丹性格方正廉洁,憎恶豪强。同郡的河南太守陈遵,自认为颇有名声,想要与王丹结交,王丹拒绝了他,没有答应。恰逢前将军邓禹西征,关中地区军粮匮乏,王丹率领宗族献上两千斛麦子。邓禹上表举荐王丹兼任左冯翊,王丹却称病,不处理政务。后来,王丹又被征召为太子少傅。当时,大司徒侯霸想和王丹交朋友,等到王丹被征召时,侯霸派儿子侯昱在路旁迎接等候。侯昱在车下迎拜,王丹下车回拜。侯昱说:“我父亲想与您结交,您为什么还回拜我呢?”王丹说:“你父亲侯霸有这样的话,但我并没有答应他。”
王丹的儿子有个同学,父亲去世,他家在中山,这个同学告诉王丹,自己想要前去奔丧慰问,并已经约好同伴准备出发。王丹听后很生气,还打了他,让他寄些细绢去祭祀就可以了。有人问王丹这样做的原因,王丹说:“交友之道很难啊,不是轻易能说清楚的。世人都称赞管仲和鲍叔牙,其次是王吉和贡禹,然而张耳和陈馀最终反目成仇,萧育和朱博到后来也产生了嫌隙,所以可知能够善始善终保持友谊的人太少了。”当时的人都很佩服他这番话。
起初,有门客向王丹举荐人才,王丹就依据举荐进行了推举选拔,后来被推举的人犯了罪,王丹受牵连获罪被免官。门客既惭愧又害怕,便与王丹断绝了往来,而王丹始终没有说什么。不久,王丹又被征召为太子太傅。于是王丹叫来门客对他说:“你自己断绝与我的往来,为什么把我看得如此浅薄呢?”之后仍像以前一样对待他。(出自《后汉书》)
按语:王丹与宣秉、张湛等人一同被记载于史册,并且赞语称他们“修身清正,品行方正”。如今虽然王丹没有被供奉在乡贤祠中,但也应该补充记录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