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召开一次开学季校方食品安全工作领导会议
对上年度校园食品安全工作进行深度复盘总结,总结问题短板,研究部署改进提升措施;
学习2024年全国范围内发生的校园食品安全事件,汲取经验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夯实校方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制定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对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考核细则、承包经营企业考核办法、供应商引入和退出管理规定等进行再研究、再完善;
对“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陪餐制度,膳食委员会、学生会代表等参与的监督机制等进行完善和部署。
2、开展一次食品从业人员专题培训考核
灵活运用“专家授课”“案例讨论”“现场教学”“情景模拟”等形式,对推广实施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十统一六到位”管理模式进行再学习;
对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培训、考核情况予以记录,存档备查。
3、执行一次食品安全设施、设备检修校验
对通风、排烟、排水、“三防”、消毒、保洁、冷藏(冻)、保温等设施设备进行全面维护、校验,保证正常工作;如实、规范记录,存档备查。
4、实施一次大宗食材供应企业现场评价
对招投标确认的大宗食材供应企业的资质进行再审查,细化供货合同、协议,进一步明确其食品安全责任和义务;
对供应企业生产经营条件、管理水平进行现场评价;
有条件的学校可联系第三方机构对供应商的大宗食材进行检测。
5、落实一次证件完善和“互联网+明厨亮灶”信号查验
对食堂、承包经营企业持有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限、许可项目等)进行审查;
对学校食堂食品从业人员(含临聘人员)持有的健康证明进行全员检查;
对学校食堂各部位安装的“互联网+明厨亮灶”摄像头进行一次全方位查验,确保正常使用,信号传输正常。
6、推进一项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创新举措
全面应用已开封食材溯源信息标签、学校食堂警示性标识、色标管理规范、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档案收集归档目录指引、食品安全“即诉即办”工作站/小屋建设,形成可检验、可复制、出成效的监管创新举措;
鼓励就餐人数1000人以上学校建设标准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严把食材和成品质量安全;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设餐用具消毒房,提高消毒质效。
7、开展一次学生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可通过专家讲座、主题班会、课外实践等形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相关知识,引导广大学生树立科学、安全、健康的饮食观念。
8、开展一次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演练
结合自身情况,建立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制定、完善处置预案;
可通过桌面推演、现场模拟演练等方式,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升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