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妊娠高血压
遇上羊水Ⅲ度污染
看渭南市第一医院如何
打赢母婴双线保卫战!
2025年3月9日19:50
渭南市第一医院产科值班张瑞莉接到急救电话——某基层医院紧急求助。
一名高危孕妇临产,胎膜早破伴羊水Ⅲ度污染,重度子痫前期,血压180/120mmHg,急需上级医院支援!
渭南市第一医院产科团队紧急响应基层医院转诊请求,迅速启动危重孕产妇救治应急预案。
产科张医生立即联络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急诊科。
助产士杨朔携便携式胎心监测仪,拎起急救箱进入救护车,新生儿科团队同步启动新生儿救治预案。
三个科室组成的急救队伍在120秒内完成科室集结,救护车疾驰而出。
在救护车上,产科团队完成高难度「车内四步评估法」:
心电监护捕捉血压波动(实时监测降压药精准滴速)
胎心监测仪迅速监测胎心(紧急调整产妇体位)
内诊确认宫口开全(无菌操作零失误)
建立静脉通路(为产后出血做好预警防线)
20:25,救护车驶入医院大门
产房已开启「危重孕产妇救治绿色通道」
预热新生儿辐射抢救台至37℃
备好接产所需物品
专用急救车已在门口等候
在产科、新生儿科、急诊科联合护航下,产妇于20:35顺利分娩。面对新生儿重度窒息(Apgar评分1分钟1分),新生儿科团队实施「黄金一分钟」救治: 当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响彻夜空时,监测仪上母子平的生命体征曲线,为这场多学科协作攻坚战役刻下胜利的里程碑。
本次救援全程用时38分钟,充分展现了渭南市第一医院多学科协作的高效机制:
产科团队:精准评估、快速决策、稳定产妇生命体征
新生儿科团队:预判风险、现场复苏、后续系统救治
急诊转运:智能调度、路线优化、设备全程监护
从基层求助到新生儿啼哭,近30公里转运链上的每个齿轮都精准咬合——这不仅是危重救治体系的胜利,更是对“生命优先”最郑重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