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网传“EB流感”根本不存在!一表区分普通感冒和流感
1月4日上午,有北京、天津、杭州的网友在朋友圈纷纷转发一则“关于EB流感严重”的“卫生局通知”。该“通知”称,“这次的EB流感很严重,有预防的方式,就是要保持喉咙黏膜的湿润,不能让喉咙干燥,因此一定不要忍耐不喝水,喉咙的黏膜干燥,在10分钟内病毒就能入侵体内。”此外,该“通知”还指出近期的流感特点。有网友在转发时称,“里面的症状基本全中,大家把这条信息发到家长群里”。同时,也有网友对该“通知”的真实性表示质疑。
随后,记者就此事分别咨询北京市卫健委、杭州市卫计委与天津市卫健委,他们均表示未曾发布过网传信息。北京市卫健委的工作人员称,系编造的信息,没有“EB流感”这种说法;杭州市卫计委的工作人员称,“谣传,每年冬季都有流感,做好预防就好了。”而天津市卫健委的工作人员则表示,请以官网信息为准。
医学上不存在EB流感,流感和EB根本是两码事。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乙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和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导致。EB病毒是Epstein——Barr病毒的简写,属于疱疹病毒家族一员,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多为散发病例;EB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在全世界约有80%——90%成年人感染过EB病毒,初次感染一般发生在10岁以前,儿童期感染通常没有症状,但若初次感染发生在青年时期,约50%——75%可发生典型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一表区分普通感冒和流感 谣言中的五大错误
此外,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王一民指出了该“通知”中的五大错误:
1、流感压根就没有EB型,只有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乙型为人常见感染类型;
2、流感预防靠喝水没用,靠熏醋和食疗也没用。最重要的预防是疫苗接种,是减少流感高峰季节人群密集地方驻留,如果需要到密集地区需要佩戴口罩,认真做好手卫生,规范咳嗽礼仪;
3、流感不是儿童居多,儿童,老人,孕产妇,慢性基础疾病的病人都是高危,应该十分注意并重视,强烈建议上述人群接种疫苗;
4、流感病毒的传染需要一定过程,不会十分钟进入体内,文中的“十分钟”不真实;
5、反季水果不“背锅”,和流感无关,可正常食用。
除了打疫苗,你还能做四件事
1、勤洗手
手部每天都要接触到各种有大量细菌存在的地方。外出回来,一定要保证用流动水洗手。正确洗手方法包括下列五个步骤:
湿:让手腕、手掌和手指都要充分淋湿。
搓:用肥皂搓洗双手心、手背、手指、指尖、指甲及手腕。
冲: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双手保持比较向下的姿势,避免水逆流回未洗的部位。
捧:捧些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
擦:洗手后应自然晾干或用一次性纸巾擦干。最好不要使用毛巾,毛巾容易潜藏病菌。全部的洗手时间至少约需30秒。
2、护好口鼻
感冒流感病菌主要还是通过通过口鼻进入的,戴上口罩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不被病毒侵袭。同时,对于已经染上感冒的人群,戴上口罩既是防止寒流进一步对自己的刺激,还可以防止病毒的外传,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最好在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
3、开窗通风
上午10点和下午3点,是开窗的黄金时间,每次开窗半小时左右即可。天气晴好时,每天开窗应不少于3次。同时打开离得最远的两扇窗,这样通风效率最高。也可采用交替通风的方式,先让一个房间开窗通风,30分钟后关上窗户,再开另一房间的窗户通风。
4、热水泡脚
在抵御流感病毒的战斗中,还可以选择一种非常舒服的方法,那就是泡脚。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暖和了身体自然也就暖和了。泡脚时要用热水,但糖尿病人最好不要选择过热的水泡脚,以免加重病情。泡15——20分钟即可。泡完后,最好再对脚部进行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