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省的面总觉得少点啥
油泼面能否走得远.还得看服务这回配菜少了。
跟8块的碱面相比.缺了萝卜丁.酸菜,咸菜,剁椒,花生碎,香菜,辣椒酱。
跟12的螺蛳粉相比,他们有萝卜丁.酸菜.
这算大碗,12托底,加一根面2元。 相比老家9块的面量少的不是一点。姑且贵在房租. 那配菜也比大唐芙蓉园附近少.
归根结底还是观念不一样,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都有吃过陕西牌子的面。
能把文化和服务结合做起来的,如今都做得不错,少许玩加盟的店就少了监管和标准化.做出的产品少了几分人情味儿.
之前有考虑过组合产品,
1.引流款:
刀削面.手擀面.麻食.饸络.都可以做基础款.
定价9元用来引流.对标兰州拉面.
2.产品多元化
菜盒.滋卷.金线油塔.辣子锅盔.烙饼卷菜.凉皮卷菜.
3.经典款: 四合一,三合一,二合一。蘸水面,浆水面,不同哨子搭配。
4.新款:麻辣烫扯面,牛肉扯面,鸭肉扯面,鸡腿扯面,海鲜拌扯面,大盘鸡扯面,炒扯面,
5.肉夹馍
一个白吉饼卖4块,肉夹馍卖12。贵在人工吗。
去批发市场买烧饼回来加热吧,1块5一个。够大够宽.
江湖上鱼肉夹馍.牛肉夹馍比比皆是.卖到16.18.
6.小菜:
卤蛋,火腿肠,香干,里脊,凉拌菜
一句话还是得有供应链,要不做连锁就是个牌子,开的店越多反馈越差,迟早被市场淘汰。
当然先圈一圈,依靠资本操盘占领市场,回过来再提高服务,或者壮士断腕开新店,换牌子那就另一种玩法。
湘菜川菜在搞每天9块9特价菜引流,面条搞加钱菜少不够吃。
一说产品线太单薄,没有爆款吸金,一说异地登录转嫁成本高.比如加盟费.装修.人员,房租。
那么是不是得有自己的中央厨房,是不是还得自己种菜,自己养猪,自己开个面粉厂?
你要有实力开也行,没实力也可以异业联盟,这样激活的不再是一人一店。
而本土时辰包子,辣子羊血,诸如此类。完全可以开班授课培养一大批技术人才,结合无息贷款,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
然后背后的供应链完全可以承载陕西特产,瓜果蔬菜紧随其后。这样可以把散落在各地的小店整合一下。
各方诸侯的合作就可以按周期消化一圈。
城镇化进程已经完善百分之六十。房产市场趋于饱和,下一阶段就是金融市场的争夺战。
20年前,10年前有人看到了本土面食文化的品牌效应,扎根各地。
那么在广阔无垠的市场里,是否还有机会可以挖掘呢? 答案是必然的,而这次需要的是通力合作。
过去不养的猪养起来,过去不养的鸡养起来,过去没有办厂加工速冻食品的搞起来。
区别于上一代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市场,这时候金融就得发挥它的作用。看看有没有明智的话事人拨款无息贷款,专款专用把面食这块大蛋糕捡起来,
过去盖房,修路,建桥来钱快,挥霍快,下一步良性发展就是依靠实体。
种植——加工——生产——仓储——运输——冷链——零售
这样每个环节都有收益。依靠全国的零售单店拖起庞大的三秦大地。花个十几二十年一个产业链就出来啦。
等有了资金,下一步发展特色旅游,结合农庄,康养小镇就出来啦。
其实重点不是钱本身,而是通过产业链可以有效汇总大量实践数据,而这些数据又反馈到生活中。可以发挥其他更有价值的作用。
各地的生活习惯不同 出省的面少点家乡的味道啊。 你从吃饭看到了发展,不错! 少了“”陕味儿”…… 那是肯定的,面越少味道越香 看着外面的面食我也想吃 各地的生活习惯不同 那是肯定的,面越少味道越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