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渭涛:摄影创作要把握好三个关系
按:人民摄影报2020年11月4日发表我的文章《摄影创作要把握好三个关系》,全文如下,请您欣赏!摄影创作要
把握好三个关系
宋渭涛 文
我们处在一个改革的新时代,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特别是在摄影创作中,如何把握好以下三个关系,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理论认识和具体实践的相互促进
摄影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实践的过程。一个人的认识上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摄影创作的道路难免偏颇。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的科学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我们,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搞摄影创作,一定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提升认识,发展认识。要坚持从实践中来与到实践中去,深入了解群众,一切摄影创作要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在摄影创作的主流中,努力学习各种理论知识,抓住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现实面貌和存在问题,为国家经济鼓劲和反映真实情况出谋划策,拿出摄影艺术应有的素材,奉献摄影艺术的核心力量,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到摄影创作中,从而提高人的素质,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二、宏大课题与具体题材的相互转化
从时代的角度来看,课题是时代的声音。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时代大课题。从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活来看,实现某一具体的调控目标和具体计划,这就是小课题。摄影题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关注和谈论的各种事件的反映和概括。日常生活中每一件事情或者现象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摄影题材,由此成为网络热点,进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掌握了题材的主动权就等于抓住了摄影创作的主动权。课题与题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区别来看,课题宏大和抽象,题材微观和具体。从联系来看,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课题能够转化为题材,题材也可能转化为课题和课题的素材。
我近期深入农村乡镇进行采风,拍摄了反映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部分村镇的经济发展和村容村貌的现实情况,从具体题材上分析是一个村镇的影像档案资料,从宏大课题上就是全国脱贫攻坚战略的一个重要支点。所以做好摄影创作,就是要让课题更充分地融入和转化为题材,建构起社会主义的摄影艺术创作体系,从而让青年一代更加全面了解和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意义,不断培育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摄影深度和影像温度的相互促进
在摄影创作中,深度是指摄影创作思想理论的深刻性与真理性以及在群众中的覆盖面和普及状况而言的;温度是针对摄影作品的亲和力和广大群众认可度来说的。这是摄影作品的两个基本维度,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深度取决于摄影理论的深刻性和真理性,还取决于人民群众掌握摄影理论的深度和广度。温度是指群众接受摄影作品形式的喜闻乐见,表达方式的平易近人,传播效果上的春风化雨和润物无声。深度决定和支撑温度,温度实现和体现深度。没有深度的理论只能热一时而不能长久,不可能真正击中人的灵魂。没有温度理论也不可能被广泛接受,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力量。
实际工作中,摄影创作既要有深度也要有温度。学习摄影理论只有学得深刻,才能学出感情、责任和担当。摄影创作只有深入群众,才能彰显魅力和真理,以摄影作品的深度和温度服人。对深度的把握体现了对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体现在摄影理论的彻底性、科学性和思想体系的完整性上。
在进行纪实摄影的深度创作中,我对当地部分非遗传承人进行了长期的跟踪拍摄,特别是对剪纸传承人曹静的拍摄中,深入生活,和曹静老师一起走进基层社区和学校,一同在群众夜校辅导剪纸成人班的学员等等,从深度上拍摄了曹静老师的剪纸创作过程、业余教学技巧、策展布展评奖等等影像元素,并从纪实摄影创作理论的深度上,把握了非遗剪纸传承人曹静组照组织的构成、特写局部的技巧、光影线条的把握、机位角度的多变。同时,摄影创作还要讲温度,才更容易被人民群众接受。这种温度体现在摄影理论研究和创作的人文视角、群众方法和群众感情上。同时要把理论的深度转化为摄影语言的温度,把抽象的理论解析为平实亲切的百姓话、贴近群众的鲜活话、知冷知热的暖心作品,努力通过摄影创作把形势讲准、故事讲新,使深奥的理论有声有“视”、有滋有味,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
谢谢分享一下 不错不错不错 人民摄影报2020年11月4日发表,学习 谢谢分享告知 喜欢摄影的朋友看过来了 谢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