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烟尘中的灌芝村
出渭南城,朝东南向,沿渭桥路,行十二三里,上长寿塬,至北雷村村部,南行数百米,就到了灌芝村。梁玉珍、姜继业校注的明代著名学者南大吉著《渭南志》。志书清晰记载到,明嘉靖年间的1541年,出现了“礶子村”字样,见南大吉《渭南志》《历代易置表一(五)》。书中记载:“神川乡所在,丛桂里所在,辖礶子村、西周村、北果村等”。这是“礶子村”名称最早的出处,距今已有近480年历史了。
据村里的老一代人说,他们小时候用的是“贯子”两字。笔者1970年上学时的学校名就是“贯子小学”。那时学校的印章、奖状、通知书上统一用的就是“贯子”两字。大约1974年到1978年前后出现了“贯子”、“灌芝”混用的局面,甚至还有“灌子村”这样的写法,较为混乱。1978年以后就将“灌芝村”的用法基本固定下来了。
现在的灌芝村约2000多人,有七个村民小组。
这七个小组就像众星拱月般的围绕在”丛桂寺”四周。并且每个组都有一个独立的名字。一组叫孙家,二组叫赵家,三组叫刘家,四组叫刘陈或刘家堡子(堡字在渭南东塬上读“不”音,四声),五组叫庵背后,六组叫程家楼,七组叫庙前头。
其实,最早的灌芝村主要指孙、刘、赵三个自然村,或者说只有孙刘赵三个自然村整体合起来才叫做灌芝村(当然含刘家堡)。其他各个自然村各有各的名字。如前所述,分别叫做庙前头、庵背后、程家楼(村里人的习惯叫法,与小组排序顺序不同)。
现在的组应该是高级社时形成的。那时为了组织农民加入集体组织,按照耕种方便和采取自愿的原则形成了今天的村落格局。
一组有人口500多人、100多户。除村东头有几户刘姓(为一个家族),村西有几户赵姓(分为两个家族)外,绝大多数姓孙。所以叫孙家。
二组以赵姓为主。除此以外,还有几户孙姓、几户康姓和一户郝姓。二组赵姓和一组赵姓同为一脉,孙姓和一组孙姓同为一脉,这里不再赘述。
三组以刘姓为主,据知情者说是从桥南镇天留村迁过来的,即使解放后的一段时间,刘家刘姓还去天留村种庄稼。
四组刘家堡子刘姓与三组刘姓同脉。听村里人说,三、四组如果老了人,是两个村共同安葬,至今不变。按照“先有堡子后有村”的说法,那么,刘家堡子的历史应该更早。
四组叫刘陈村,是由陈家和刘家堡子两个村落合并而成,因此,叫刘陈村,时间大约在合作化时期。四组除以刘姓为主体外,还有陈姓、赵姓和雷姓等,比较复杂,除刘姓外,陈姓人口较多。
以上四个组,基本上都是以姓氏为村名的。五、六、七三个组的名字分别叫做庵背后、程家楼、庙前头,却是有来头的。
先说庵背后,庵背后又叫庵后村。
庵后村虽以刘姓为主(陶姓和赵姓是村里的少数姓氏),但该村却没有以“刘”为村名的原因如下:
据村里老人们讲:灌芝村过去有许多庙宇和姑姑庵。
在刘陈组东北方向、庵后村东南方向不到一里地的地方(见示意图一D的位置)有一座姑姑庵,庵门前左右两侧有一对铁狮子,真狮子大小,做工精良,形象威武。因此,此姑姑庵也被我村人称作“铁狮庵”。灌芝村五组也因为坐落在“铁狮庵”的背后被称为“庵背后”或“庵后村”。
再说说庙前头。
庙前头是灌芝村七组。村北约一公里处就是北雷村姚家组,此村因姚姓为主体而得村名。在两村中间有一座关帝庙(见示意图一F所处位置),供奉着关羽关云长。
该庙占地约三、五亩,坐北朝南,里面有三座建筑,全部靠西边建设,东面是一些圈进来的耕地约两亩,主殿一座,宽约十米,进深六七米,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屋脊上有飞禽走兽,室内墙壁上有壁画,大殿正中有关羽塑像一尊,两边有一些神鬼造像,面目狰狞可怖,院内大树参天,有的两人难以合抱,庙内常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香烟缭绕,香火不断。村民们只要有个七灾八难,头痛脑热,事不顺心,或天旱不下雨,或雨涝成灾,或期待孩子有出息,或新媳妇怀不上小孩等等,都会上关帝庙烧上一柱香,祈福保平安。
正因为这座关庙的存在,才有了“庙前头”这个村名。这就是庙前头村名的来历。
最后说说程家楼。
灌芝村六组叫程家楼也是有来历的。简单地说,就是与六组城墙上高大的门楼有关,或者与该村最早修建的楼台有关。
程家楼以程姓为主,有几家刘姓和一家毋姓。程、刘各自是一个大家族。毋姓据说是1958年从韩城迁过来的。程家落户此地后,因是外来户,势单力薄,为防匪患和其他大户骚扰,便在村子周围修起了高大的城墙,城墙有7米多高,底宽5米多,上宽2米多,城门朝南开(见示意图E的位置),该城门楼子高约七八米,古式风格,雕梁画栋有彩绘非常雄伟,光前后两道门的门板就有十多公分厚,门面上铁条、铆钉突出,把城门加固的非常结实。也正是有这么雄伟的一个城门楼子,才有了灌芝村六组叫“程家楼”的说法。
这就是灌芝村几个组名字的来历。(来源于:今日头条)
调色罐芝村有个水库 这是发掘乡村历史文化! 这是发掘乡村历史文化! 谢谢分享,涨知识了 这是发掘乡村历史文化! 这些东西都是从哪儿来的 调色罐芝村有个水库 谢谢分享,涨知识了 谢谢分享,涨知识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