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载物4q8 发表于 2024-4-26 12:29

童年趣事(作者简介:张相平,生于1984年8月28日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杨魏村一组农民作者)

         童年趣事
   每个人都会经历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段割舍不断的记忆。我的童年最令我难忘的莫过于放暑假。
      对于出生农村的我,放暑假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下河游泳摸鱼,可以扛上竹竿去夹早熟的柿子。但对于我来说放暑假的勤工俭学生活是最令我难忘的。
       出生于80零后的我们,童年家庭都不富裕。放暑假的时候,大多数时间都去挖药和捉蝎子用于减轻家庭负担。
      
             记得每天早上,我们都会很早起床,带上小锄头,约上几个小伙伴去沟里、半坡腰上去挖药。我们是不挑食的,什么都要,板蓝根、柴胡、蒲公英…药贩子收购的我们都挖。
      这些药材中只有板蓝根和柴胡价格昂贵,但挖起来困难,它们往往生长在半坡最陡峭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山羊都不容易到达,但年轻的我们身手敏捷,徒手攀岩挖药不在话下。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马蜂筑巢最多的地方。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最陡峭的土岩上发现几串绿色小叶子,中间有几串蓝色三角形小花,不错,是一窝很大的板蓝根。我提起锄头就上去了,我发现的同时我的另外两个伙伴也看见了,跟在我的身后冲了上去,其中一人大喊我的名字说,你拿的是我的锄头。说话间我一锄头就朝板蓝根的方向锄了上去,忽然我脸上扎心的痛,几只马蜂飞了出来。我捂着脸大叫,是马蜂窝。扔了锄头就跑。另外两个伙伴抱头痛哭着从半坡滚了下去。等我们到沟底安全处,我们脸上、头上都起了拳头大的苞。其中一个哀嚎着问我要他的锄头,我的半张浮肿的脸使我的一只眼睛看东西都模糊。我只能等马蜂悄悄的安静后返回拿回了他的锄头,我们哭爹喊娘的回了家。挖药遇见毒蛇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正如柳宗元《扑蛇者说》中所说,“能捕着,永之人争奔走焉”。挖到的药材,像板蓝根和枸杞子的根要用斧头轻砸,砸出根的外皮才是中药,然后晾晒。
      白天挖药,晚上捉蝎子。蝎子作为五毒,危险不容再说,但蝎子药用价值很高。我们都是白天给矿灯充电后去挖药。等到晚上,一批批的捉蝎子大军戴上矿灯,拿着叉子(碰见毒蛇防御或高草探路用)就出发了。这些捉蝎子大军里,不但有我们这些小孩,常年务农的大人也会加入其中。如果每天晚上站在村西头瞭望上塬的梯田里,灯火通明,一个个的扫荡大军不断的在梯田上的土岩壁不断徘徊。因为蝎子是有作息时间的,每天都会在天麻麻黑出来觅食和乘凉,凌晨一两点钟回巢休息。我们小孩一般都会在十点钟回家休息,但有许多人会捉到凌晨三点钟,每次我们回家走到村西头瞭望半坡,看着几个亮光,感慨的说,那几个夜蝙蝠还不收工。
       捉蝎子被蝎子蜇,都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我借着矿灯光看见一个五厘米的巨蝎爬在三米高的土岩上,我迅速用叉子把蝎子和那块土岩一起叉了下来。并迅速在脚底下寻找掉落的蝎子,终于在乱草中找到了蝎子的藏匿处,拿出镊子捏住了蝎子肥胖的肚子,因为害怕用力太重,捏伤蝎子,我轻轻的捏住,但狡猾的蝎子奋力争扎,竟挣脱我的镊子并掉在我的左手大拇指上。一阵阵钻心剜骨的痛,使我扔掉镊子,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但为了显示男子汉大丈夫的勇气不被同伴发现,我硬是一声不吭。回家后,母亲说风油精能取毒就给我受伤的手上摸的一点,但刚摸上那刺痛感又让我上头,疼痛使我一夜未睡,这也是我经历最长的夜,天明时才带着疲倦不堪的身体昏昏欲睡。
       虽然挖药和捉蝎子都很艰辛,但每当收药的或者收蝎子的到来时,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因为这是检验我们收成的时候,就像农忙后我们父辈攀比收成一样,我们也不断攀比着到手的人民币,在讨价还价中不断打探着药材和蝎子的价格。
       多年后的今天回想往事,依然历历在目。我们不仅感慨80后的我们少时的艰辛,也羡慕现在孩子的幸福生活。我们少时的岁月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忘,一直铭记于心。
      笔名:冷枫
             张相平
               2024.4.26

秦殇 发表于 2024-4-26 14:29

写的挺好的。

旭日阳刚 发表于 2024-4-26 14:41

小时候满满的回忆录。

劲舞骄阳 发表于 2024-4-26 15:14

楼主的文笔不错,写起故事娓娓道来。

道缘 发表于 2024-4-26 15:47

童年最值得回忆!

西部牛仔 发表于 2024-4-26 15:52

文章写的生动有趣

简单一点。。 发表于 2024-4-26 17:02

美好的童年。

1531913553 发表于 2024-4-27 08:59

美好的童年,甜蜜的回忆……

普通人类 发表于 2024-4-27 09:57

都是小时候玩过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童年趣事(作者简介:张相平,生于1984年8月28日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杨魏村一组农民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