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17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
全国急诊高峰已经过去
发热门诊诊疗量去年12月23日达峰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全国发热门诊的诊疗量在2022年的12月23日达到高峰,是286.7万人次,之后持续下降,到1月12日回落到47.7万人次,较峰值时数量减少83.3%。全国急诊诊疗人次在2023年1月2日达峰152.6万人次,之后持续下降,1月12日下降到109.2万人次,较峰值时下降28.4%。急诊当中新冠阳性感染者的检出率由12月22日的峰值8.8%,之后稳步下降到1月12日的2.9%。这一数据显示全国急诊高峰已经过去。门诊情况来看,整体呈现出正常诊疗正在逐步恢复态势。1月12日全国普通门诊诊疗总人次913.5万人次,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门诊患者中新冠阳性感染者占比,12月19日峰值是5.7%,之后持续下降,1月12日占比0.9%。普通门诊日诊疗量持续增加,目前正常诊疗正在逐步恢复当中。
焦雅辉介绍,目前在院的重症患者的数量仍然处于高位。2023年1月5日,在院新冠阳性重症患者数量达峰12.8万人,之后连续波动下降,到1月12日在院的阳性重症患者人数回落到10.5万人,重症床位使用率是75.3%,重症床位能够满足救治的需要。1月12日在院的新冠阳性重症患者当中,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为9.7万人次,占比92.8%。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是7357人,占比是7%。
从数据分析来看,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老年人为主,年龄最大的105岁,平均年龄75.5岁,60岁及以上的占比是89.6%;二是普遍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具有一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占比40.7%,两种基础疾病的占比24.6%,三种及以上基础疾病占比34.8%,多数基础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去年12月8日至今年1月12日
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
焦雅辉透露,通过分析显示,2022年12月8日-2023年1月12日,全国医疗机构累计发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4435例,死亡病例平均年龄80.3岁,65岁及以上约占90.1%,其中80岁及以上约占56.5%,死亡病例90%以上合并有基础疾病,主要合并心血管疾病、晚期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及肾功能不全等。
焦雅辉强调,由于冬季本身是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和心脑血管基础疾病加重的季节,近期又与新冠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叠加,因此老年人的病亡人数比较多,这也提示我们要更加关注老年患者,尽最大努力挽救患者生命。下一步,将按照“乙类乙管”传染病有关规定,及时更新相关数据信息,并向社会公布。
国家卫健委:
我国对新冠感染死亡病例的判断标准
与国际基本一致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关于新冠感染死亡判定标准的问题,国际国内非常关注,请问我国在新冠感染死亡病例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与国际是否一致?
对此,焦雅辉回应称,自2020年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将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死亡病例判定为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该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其他主要国家的判定标准基本一致。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归因分析分为两类:一类是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另一类是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
“乙类乙管”后
新冠疫情公布内容包括现有重症病例数等
国家疾控局监测预警司司长杨峰介绍,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甲管”期间,疫情信息每日对外公布,实施“乙类乙管”以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信息对外公布的方式调整为与其他乙类传染病保持一致。由国家疾控局授权中国疾控中心在中心网站上对外发布,内容包括现有住院病例数、现有重症(含危重症)病例数、死亡病例数以及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信息。
如何保证新冠疫情信息客观真实?
国家疾控局回应
发布会上,记者提问,网友反映,目前对外发布的疫情信息与群众感受不一致,请问接下来新冠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工作将如何开展,如何保证信息客观真实?对此,杨峰表示,为做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疫情信息报告和监测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相关通知,进一步压实各地责任,继续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为主体,做好医院就诊病例的监测和报告,部分医疗机构门急诊的监测,重点机构监测,重点人群哨点监测等多种形式的监测,以及时掌握疫情趋势变化和病毒变异株的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基础支撑。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和《传染病疫情报告规范要求》,督促各地认真落实疫情信息报告工作,要求责任报告人和责任报告单位依法及时规范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信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闻大翔介绍,“关口前移”是做到“四早”的关键点,从上海来说,尽可能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和网底作用是实现“四早”的抓手。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扩容配置,夯实社区新冠救治基础。上海市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开设了2881间发热诊室,采取中午连一连、晚上延一延以及一周7天开诊的措施,承载了全市超过50%的发热门诊的工作量。另外,在物资配置上将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物、氧气供应、指脉氧保护监测仪等向社区倾斜。目前,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吸氧位6300多个、输液位11292个、雾化治疗位903个,配置了心电监护仪器1200多台、指氧仪4.9万个。另外,全覆盖地配置了数字摄影仪(DR),对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了CT,目前已配置40余台,预计年底前增加到50台左右。上海闵行区的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配置CT。
二是关口前移上加强重症早期发现、治疗和分流。推进“早发现”,依托街镇网格化管理,加强社区重点人群和新冠感染者的健康监测,将氧饱和度监测纳入重点人群感染的监测内容中,截至现在监测44.5万人次。在“早治疗”方面,社区为患者提供氧疗6.5万人次、雾化吸入2400人次、输液和注射治疗超过18万人次,培训社区医务工作者掌握和了解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方法和适应症、禁忌症等等,这样可以让有适应症的新冠感染者,特别是有重症高危因素或者有向重症发展倾向的患者能够及时用上抗病毒药物。在药物配送上,目前为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了超过6万盒抗病毒药物,包括Paxlovid和阿兹夫定,已经使用近4万人份。“早分流”方面,建立了120的家庭医生呼叫优先通道,将症状加重的感染者及时转运至上级医院进行诊疗,全市目前开设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床1.5万张,过去一个月里又新增了2.6万张家庭病床,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二级和三级医院的住院医疗服务压力。
三是资源协同提升社区新冠救治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纳入到医联体管理的范畴之内,对口的二级、三级医院通过驻点巡诊、专家派驻和远程会诊等方式提高社区对重点人群的识别、诊断和处置能力。另外加强对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共培训1.6万人次。
上海:
共有102万65岁以上老人是高风险人群
闻大翔介绍,重点人群的确是需要保护的人群,以上海为例,首先成立了工作专班,推进重点人群的摸底调查,然后进行分类管理。上海65岁以上老年人有94%已经完成家庭医生签约,依托签约服务工作基础上,依据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实施健康调查和人群分类标记。
另外,加强信息整合,整合老年人的基本信息以及疫苗接种、失能失智、疾病诊疗等健康大信息数据,分批下推,提升社区调查效率。上海共有399万65岁以上老年人,确定其中102万是重点,称之为高风险人群,93万是次重点人群,一般人群是204万。除此以外,还排摸了孕产妇8.6万人、新生儿1.3万人、肿瘤放化疗患者10.7万人,以及血液透析患者1.1万人,养老机构和护理院共10万人。这些重点人群都已经完成了摸底、建档。
闻大翔表示,在此基础上强化对这些人群的健康监测,将他们全部纳入到社区(居)村委、家庭医生和民警组成的三人小组网格化管理范围内,开展家庭医生的“社区关爱活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24小时健康热线服务,定期联系这些重点人群,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加强居家治疗和健康指导,对一旦出现新冠感染或者基础疾病加重需要住院治疗的及时协助他们就诊。
分级诊疗如何发挥作用?
上海市卫健委详解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我们知道“分级诊疗”是我们国家医改的一项重要制度,请问在当前的医疗救治中,“分级诊疗”如何发挥作用,不同层级的机构如何对人群提供分级分类的诊疗和服务?
闻大翔表示,在这次救治工作中,上海市依托医联体,长期坚持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级医疗机构和市级医疗机构三级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不断地夯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资源协同和联动机制,主要分两部分内容:
一是明确市、区、社区各级医疗机构职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是负责排摸重点人群,划定健康风险等级,开展健康监测管理,承担常见疾病的首诊和转诊。区级医疗机构主要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人员、技术支撑,以及开展急危重症的抢救和疑难杂症的向上转诊工作。市级医疗机构则主要承担危重症患者和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对区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二是构建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级诊疗的服务网络。在上海每个服务网络是由一家市级综合医院、一家区级综合医院和数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目前全市2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3家区级综合医院、17家市级综合医院分别建立了三级对口的联动机制,畅通了双向转诊,落实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基层首诊、有序转诊。另外,依托全市4个区域性的中医医联体网络,在医疗救治中积极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同时,全市5个儿科医联体发挥着区域辐射能力,加强儿童新冠感染者的救治工作。
(来源:上海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