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摄影] 走商於古道观平娃老宅闻千年气息感文人风骚之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古镇图纪兼访丹凤人文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分享到:
发表于 2023-7-29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荣耀渭南网,结交渭南乡党,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荣耀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2019年11月3日,己亥猪年深秋,周末天气很好,和同事摄友65度等五人自驾从渭南出发,经玉山、流峪飞峡、秦岭分水岭、黑龙口古镇、商州区到棣花古镇一游,走商於古道、观平娃老宅、闻千年气息、感文人离骚,此游虽然网络查询资料很多,也计划许久,但真正来到了贾平凹的故乡,却依然很有感觉,很新鲜。
_K1W0905.jpg _K1W0907.jpg

当路过商州区市区时,恰好午饭时间,我们就去品尝了商州大烩菜,味道很美,服务一流。商州大烩菜在商州已经是历史悠久,过去,由于山区老百姓缺粮少油,一日三餐食不果腹,难得吃一次席面,主家办一次吃席同样困难,但还要让吃席的村民四邻吃饱,就想办法用大锅炖一锅红白萝卜块,倒部分肉汤。由于萝卜有很好的吸附作用,肉味就完全入敷在了萝卜里,再加一些豆腐白菜,家境好的再放一些粉条,这样一锅大烩菜完全可以满足一村人享用,起码混个肚儿圆,商州大烩菜就应运而生。随着社会进步,人们丰衣足食,生活条件好了,往往回味商州大烩菜的味道,经过长期的改良、加工,商州人从营养、特色、色香味各个方面在保持原大烩菜特色的前提下,进行了继承发扬,如今的商州大烩菜极具民俗美食的地方特色。大烩菜以大锅熬制,主料仍是红白萝卜,以胡萝卜为主,配油炸豆腐块、木耳,加红烧肉片、红薯粉条、白菜叶、葱段姜块,大锅将萝卜炖成酥软,有很好的口感。一把青葱花撒在表面,也有在大烩菜中再加红烧排骨、酥肉、肉丸的,但是基本内容制作方式是一致的。由于商州大烩菜老少皆宜,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也就成了商州特色菜肴。
_K1W0985.jpg _K1W0984.jpg


午饭后,我们从商鞅大道上商丹一级公路,很快就到了棣花古镇。棣花古镇位于丹江旁的商洛市丹凤县,早年因盛产棣棠花而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三过棣花曾留有“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的名句,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小说《秦腔》中,著名作家贾平凹把棣花镇的风土人情和山水景色写进了书里,吸引各地的“粉丝”纷至沓来。

_K1W0992.jpg _K1W0997.jpg _K1W1000.jpg
我们付款五元直接开车进了停车场,然后通过宋金边城的大门走进景区。

为什么这里有个宋金边城呢?

因为这条街始建于一千年前的宋金时期,当时绍兴十二年在这个名叫棣花的地方,发生了“宋金议和”事件,从此以棣花旁边的陈家沟河为界,西北归金,东南属宋,也就是说宋朝把古商洛一半土地割让给了金人。可是,边界两边的百姓并不理会这些限制,提篮小卖天天发生,最早这儿可能就是一个小商贩的集聚地,宋人在宋界搭,金人在金界搭,从此便形成了一个固定的集贸市场,渐渐兴起了一座小城。

走过宋金边城,过宋金桥,就进入了宋金街,虽然是新翻修建的一座古城,但是依然古味犹存,商户林立,服务一流。街边商家卖有热腾腾的包子、甜蜜蜜的大枣、可以微醺的山里酒等美味佳肴,我边走边拍,细致品味这座古镇的魅力。

_K1W1012.jpg _K1W1014.jpg _K1W1024.jpg

棣花古镇是贾平凹小说《秦腔》的原型实景地,曾是“北通秦晋,南连吴楚”的商於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春秋、盛唐、宋金、当代等多种文化形态在此交织和融合。

在宋金街中段,我右转上台阶,走进贾平凹老宅和平凹文学艺术馆,作为我此次旅游的重点目的地。
_K1W1028.jpg _K1W1029.jpg _K1W1031.jpg _K1W1037.jpg _K1W1039.jpg _K1W1040.jpg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其取材于这座棣花古镇的长篇小说《秦腔》在2008年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_K1W1042.jpg _K1W1048.jpg _K1W1050.jpg _K1W1051.jpg _K1W1054.jpg
贾平凹老宅和文学艺术馆都是棣花古镇新建景区的一部分,布置了贾平凹的文学、书法、绘画等影音资料,值得细细品味。在老宅驻足的时候,透过花棱窗的阳光,我似乎穿过时光隧道,感悟到了平凹的儿时岁月,青檬时刻。和拿着巨型毛笔的平凹照片合影留念后,我坐在大门口的木质椅子上休息,一边拍摄熙熙攘攘的游人,一边欣赏路边绽放的菊花。平凹的小说和散文,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别是早期的散文,有淡淡的乡愁、浓浓的山野记忆。
_K1W1055.jpg _K1W1056.jpg _K1W1059.jpg _K1W1062.jpg _K1W1063.jpg _K1W1064.jpg

_K1W1065.jpg _K1W1070.jpg _K1W1071.jpg _K1W1076.jpg
由于时间有限,我从平凹老宅出来,就走出宋金街,回望金色的银杏树下的小戏台,透过一波波游人的肩头,感受这个千年的古镇,我不在意他新修建的砖瓦上有没有青苔,我只在乎他傍依丹江水、穿透千年带来的文人风骚,再见吧,李白,再见吧,杜甫,再见吧,平凹!

赋诗一首,留作纪念。

“走商於古道千年尘土揭世事如棋,

  观李白杜甫韩愈平凹慕诗文风骚。

  赞棣花古镇丹凤儿女建魅力新姿,

  叹恰逢盛世中华民族祈富足安宁”。

宋渭涛己亥猪年甲戌月丙午日于陕西渭南西岳路农行

相关资料:

一、交通路线

从西安北站出发,进入西安绕城高速、福银高速、沪陕高速到商丹一级公路,行驶大概170公里,到陕西商洛丹凤县棣花镇。
微信图片_20230729214807.jpg
二、丹凤县旅游景点

1、丹江漂流

  丹江亦称丹水,发源于商州市西北部的凤凰山南麓,经商州市、丹凤县,于商南县汪家店乡月亮湾出陕境,又流经河南、湖北,于丹江口注入汉江,全长443公里,为汉江最长一支流。丹江漂流自古多险滩,沿途风光旖旎,大诗人李白、白居易、杜牧、王禹偁等都曾泛舟丹江,并且留下诗篇赞美丹江风光。明代徐霞客,北谒太华之后南下武当,即由洛南县经老君峪,自龙驹寨起航,漂流了龙驹寨以下丹江全程,在《徐霞客日游记》中记载了两岸美景。著名学者陈寅恪教授在《桃花源记旁证》中指出:商山即“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记》的主要根据”。游客可选竹筏或皮筏乘坐,每筏4-6人,由船工撑篙引航。丹江漂流现分三段,在丹凤县境内两段:上段自棣花二郎神庙下水,至船帮会馆登岸,全长15公里,沿江有岩险东旸、县花胜地、商山雪霁、四皓古冢、两岭石窟、商鞅封邑等景点。下段由船帮会馆前徐霞客登舟处入水,至月日滩,全长7.5公里,约一个半小时。

2、凤冠山自然风景区

  凤冠山景区位于陕西省丹凤县城北部,海拔861米,又称鸡冠山。远眺犹如雄鸡欲鸣,“鸡冠插汉”为商洛“八景十观”之一。凤冠山自然风景区开发建设项是丹凤重点旅游开发项目之一。将凤冠山优美、险峻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道教石窟群等历史人文景观溶为一体,以凤冠山的自然地形地貌为基础,以道教十二洞窟(土地洞、关帝洞、文昌洞、财神洞、二仙洞、娘娘洞、老君洞、佛爷洞、玉皇洞、药王洞、紫阳洞、挂瓢洞)为依托,规划建成集旅游观光、宗教祭祀、休闲度假、果品采摘、探险攀岩、餐饮住宿等七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接待区。

3、丹凤桃花谷风景区

桃花谷风景区位于陕西省丹凤县竹林关镇,沪陕高速旁边。景区明代设巡检司,清代建丹水县;自设商密古国始,商贸活动频繁,水旱交通发达,是“水膛通荆襄,骡马入蓝关”的水旱大码头,其骡马古道一直是长安历代王朝的主要生活物资补给线;民俗文化积淀深厚,是商洛花鼓、“汉二黄”发祥地,孝道文化源远流长,特色明显;刺绣、编织等手工业发达。依托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园和水利风景区,在“寺台朝日映瞳胧、北岸青烟一望通,红岩落日舟三五、周公桃花古寨红、龙嘴分江清到海、狮子攫月怒生风、天姑沐雨苍岩秀、高歌东岗夜雪中”八景的基础上,开发了竹文化、福文化、桃花文化、古镇文化和商贸文化;初春满山桃花、竹林和松林相映成趣,景区历史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有机交融,是休闲旅游、畅享陕南民俗文化的理想去处。主要景点有:桃花寨、浪漫桃花谷、丹水城隍庙、鹊桥、祈福台、竹林七贤、丹江漂流、梯级水景、桃花仙子广场和游乐场等景观设施。

4、王柏栋故居  

  王柏栋(1910-1938),陕西省丹凤县商镇显神庙村人,1927年初,冯玉祥率领的国民革命军孙连仲部经龙驹寨,王柏栋毅然投笔从戎,随军出师河南攻打军阀吴佩孚。不久,冯、蒋、汪相勾结,镇压工农革命,他即愤然离队,在河南省荆紫关学商,闻知杨虎城在南阳办教导队,便欣然再次从军,并于1930年在该部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在杨子恒旅任警卫排长。1932年,中共陕西省委派王柏栋到三原县渭北游击队任第二分队长,曾三下三原县南,一下富平南区,打击豪绅地主,扩大革命武装。翌年,红二十六军南下商洛在蓝田张家坪严重受挫,为重振军威,把正在迅速壮大的渭北游击队改编为二十六军四团。7月14日,在三原武字区小道口召开红四团成立和受旗大会,王柏栋任一连指导员,旋任该团政委。8月14日,他参加中共陕甘边特委在照金陈家坡召开的扩大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陕甘边总指挥部,王泰吉为总指挥,高岗任政委,王柏栋任参谋处处长。

5、丹凤丹江国家湿地公园

  丹凤丹江国家湿地公园从商州区的陈塬街办凤山村到商南县白浪镇月亮湾村,包括丹江河道河滩泛洪区及河道两岸1km范围内的人工湿地。隶属于商洛市下辖的商州区丹凤县和商南县。湿地公园水体主要是丹江干流及丹江支流老君河、资峪河、武关河、银花河的滩涂及县域内的鱼岭水库、龙潭水库、苗沟水库等,总面积达1.28万公顷。丹江全长443公里,为汉江最长一支流。湿地由于受到冬夏季风和青藏高原环流的影响,加上秦岭整个山脉对南方暖湿气流的阻挡作用,所以湿地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呈现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干夏湿,干湿分明的气候特征,干旱、连阴雨、暴雨、冰雹、霜冻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

6、船帮会馆  

船帮会馆位于商洛丹凤县的龙驹寨,建于清光绪十七年,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丹凤县博物馆也设在此处。由于建筑华丽,又被称之为“花庙”或“花戏楼”,即“丹凤花庙”。花庙与花戏楼——船帮会馆是座十分美丽的古建筑,座北向南,面临丹江。整个建筑是土木结构。做工精细,雕刻讲究。晨曦阳光中,屋顶的琉璃瓦显得金碧辉煌。因建筑宏伟华丽,其中又祭祀着丹江水神,故俗称“丹凤花庙”。大门形似一座三开间的牌坊,颇有江南水乡建筑的风格。南面的花戏楼建筑特殊,高36米,第二层不用柱支撑,而是用巨木构成多角形构架相叠,层层向上递缩,形成一个锥体笼形结构。从舞台中央仰望,犹如急流中的漩涡,很是巧妙。全国有“花戏楼”之称的建筑只有两处,一处为安徽亳州(曹操故乡)的著名花戏楼,为南戏楼;另一处即此处,为北戏楼。花庙之花,主要表现在它的整体建筑笼罩在千姿百态的画图之中,其中尤以镂刻透雕刀工细腻,形神出众。

7、四皓碑林园  

  四皓墓,位于丹风县商镇城西。由丹凤县城乘开往商镇或西安、商州的班车(几乎5分钟一趟)1元。到商镇后徒步去四皓墓只要3-5分钟就可到达。四皓墓,州西三里许,傍金鸡原,坐鹿迹村,高冢星罗,苍茫磊落。陵前栋宇数楹,中有四短碣,分镌皓图,古貌俨如。名流经此,每多留题焉。“白发四老人,昂藏南山侧……飞声塞天衢。”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途经今丹风县商镇拜遏四皓墓留下的诗句。四皓,是四位皓首银须老人,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鹿里先生周术和绮里季吴实,皆秦博土,后因逃避焚书坑儒来到商山。四老登上商山,只见千山苍苍,四野茫茫,泉石青幽,草木含情,比起绳绳嗡嗡的京都咸阳,真是人间净土。这儿听不到刀枪鼙鼓的惊鸣,看不见残暴无道的杀戮,见不到争宠斗势的恶棍,觉不到尔虞我诈的寒惨,也没有卖官卖爵的小人,遂决心“岩居穴处”,“紫芝疗饥”,在商山隐居下来。四皓在商山避秦隐形不久,刘汉王朝统一了天下。

8、丹凤烈士陵园  

丹凤县革命烈士陵园,座落在鸡冠山下,总面积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0平方米。四周蓝墙环绕,园内松柏苍翠,名贵花卉,四时竞放,景色优美,典雅宜人。陵园始建于50年代。由前园、后园两部分组成。巍峨的牌楼大门庄严肃穆,13米高的丹凤县革命烈士纪念塔耸立园中,塔顶雕塑着威武雄壮、持挂冲锋枪的解放军战士,日夜守卫着园内英烈。前园正中的影壁上,“褒扬先烈,启迪后人”八个大字金光灿灿,壮观夺目;八面阅览橱窗,镶嵌在园门龙墙之上;后园中共中央鄂豫陕省委书记徐宝珊烈士纪念亭巍然屹立。徐宝珊1935年5月9日长征途中病逝并埋葬于丹凤县龙驹寨。

9、秦楚分界墙  

秦楚分界墙武关在陕西丹凤,昔为关中的南门,其遗迹现在还有残碎的城楼,几间老屋,几棵古树,一种沿袭久远的气息。人到斯地,往往喟叹而徘徊。武关以东五公里有一处秦楚分界墙,鲜为人知。五公里全是沟坡,好在遍野葱绿,空气也爽,偶尔还见惊兔孤鹰。一段隆起的是墙非墙是建筑非建筑的山岭便是秦楚分界墙。所谓的秦楚分界墙呈南北走向,乍看它与山岭融为一体,甚至它就是山岭,但细辨它却明显地高出山岭,仿佛是依山岭砌起的屏障,只是原始的墙倒塌了,形成了一种模糊的形势。墙的西侧很是平缓,而东侧则峭立起来,并可见砖石,尤其是在东侧有一条由砖石铺成的斜径,掩埋于荒草之中,其加深了墙的印象。墙断断续续,蜿蜒而去,远上便消失于蓝天之间,遂产生虚幻和茫然的感觉。秦楚分界墙设于这里,多少是有可能的,因为斯地本是秦楚接壤之处。
_K1W1095.jpg
三、丹凤美食与特产

    1、丹凤葡萄

丹凤葡萄,有近两千年栽培史。相传,唐太宗时,丹凤有突厥人进供葡萄,太宗指曰:“真龙眼也”,从此就有龙眼葡萄之名。清宣统三年,天主教徒华国文从西安往南阳途中,在丹凤龙驹寨发现酿制葡萄酒的上等原料,即丹凤葡萄,便从意大利传教士安西曼处学得酿造葡萄酒技术,在此创办美利酿造公司。所产葡萄酒质量上乘,成为过往客商“住必饮、行必带”之佳品,有“路过龙驹寨,喝酒不吃菜”之赞誉。  

2、丹凤核桃

  丹凤县陕西乃至全国林业大县和核桃主产区,多年来,该县按照产业化发展思路和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坚持良种建园和老树改造两手抓,全面推进核桃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3、万湾李梅

  万湾李梅万湾村地处丹凤县城城西14公里处的棣华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江(丹江),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地下水灌溉),是一个天然的无公害生产区。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勤劳的万湾人大力发展李梅等无公害农产品。目前,已栽植李梅1500余亩,挂果500余亩、年产优质李梅500余吨。所产李梅个大、肉厚、核小、酸甜适中,色浓味纯,远销宁波、广州、温州、福建等11个省市,深受消费者青睐,李梅已成为为丹凤特色品种。       

4、丹凤蕨菜

  丹凤蕨菜是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的特产。蕨菜是大家都熟悉的山野菜,在我国食用的历史悠久。主要是在春末夏初采收嫩菇叶作鲜菜食用,也可腌渍和晾晒制干。同时蕨菜的根部还含有大量淀粉,可以加工成淀粉食用。蕨菜,别名蕨儿菜、鹿角菜、拳头菜等。蕨菜是凤尾蕨科蕨属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和日本。蕨菜是一种野生蔬菜,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陕西丹凤出产的质量为最佳,主要生长在山坡阴地及林缘中。

5、香苜蓿及香苜蓿粉蒸肉

  丹风县城古称龙驹寨,曾是繁华的水旱码头。这里人种植一种特殊的苜蓿,叫做香苜蓿。不是主要用作牲畜饲草的那种。那也叫苜蓿,却无香味,不冠香字。香苜蓿是主要当作调料用的,像花椒、桂皮、草果;还可与禽、肉、鱼、蔬菜一起蒸、炒、煮食。苜蓿的嫩芽也能供人们食用,但不能做调料。龙驹寨人把普通苜蓿叫做野苜蓿,而把他们的香苜蓿叫做家苜蓿。两种苜蓿形状几乎完全一样,但气味、质地和用途却有很大不同。

6、丹凤葡萄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家家扶得醉人归”。在我们这“无酒不成礼仪”之邦,丹凤葡萄酒首屈一指,民谚“路过龙驹寨,喝酒忘吃菜” 即言此酒。丹凤葡萄酒色如红宝石;透明晶亮,酒味怡而不滞,爽而不薄,醇而不酽,冷而不寒,甜酸适口,饮后开胃提神,余香绵久,闻名遐迩,畅销全国26个省(市)。凡过往此地之游人商客,不仅必饮,而且必带。8集电视连续剧《糊涂十四》,就是写的丹凤葡萄酒的佳。

7、陕西板栗

  为壳斗科栗属植物是全世界十多种食用栗中主要栽培品种之一,是我国栽培利用最早的经济树种。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栗实这说明远在6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食用板栗。南京博物院1951年在湖熟文化遗址中发现3600年前用作冶炼铜和烧陶器的栗,《诗经》、《论语》等古书中多次提到板栗,其中有“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载,更清楚地说明了板栗在古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8、北瓜揽饭

北瓜揽饭龙驹寨人把“南瓜”叫做“北瓜”,尽管名差南北,却是一样的东西,据说这是如今治糖尿病的最佳食疗瓜类。当地人以它为主料做出的“北瓜揽饭”,在龙驹寨流传了数千年,有民谣为证:“死不在赵徐二沟扛活,北瓜豇豆吃死,红薯芋头救活”(赵沟和徐沟是龙驹寨的两条座北向南的小山沟,因光照充足,土壤红粘盛产瓜果而闻名)。

9、商洛丹参

商洛丹参,中药材品种,陕西省商洛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商洛丹参以根入药。具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以其“外观形状好,成份含量高、品质较纯正、分枝很均匀”的优良特征而闻名。2003年天士力商洛丹参药源基地首家通过国家GAP认证,2005年,商洛丹参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符合国家GAP要求,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符合国际标准,是众多中药材的最佳适生区,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该地区产的丹参质量好。

10、商洛大理石

商洛地区大理石藏量丰富,花色品种繁多,从1984年以来勘测来看丹风县有矿点20个左右,估计储量250万立方米。主要花纹有云彩状、条带状、芝麻黑、白色、黑色、奶油色、红色、玛瑙纹等;商南县大理石藏量达一亿多立方米。有金桔一号、菊黄二号、松香黄、繁星三 号、黑玉、丹白玉、瑞雪等十五个品种;镇安县大理石总储量约230-500个亿万立方米。按颜色分类有白、灰、红、黑、绿、七颜、六汁等七种。

11、丹凤天麻

丹凤天麻是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的特产。丹凤天麻个肥色佳,表面皱纹紧密,皮细肉厚,质地坚实,断面白色,半透明,无空心,是天麻中的上品。丹凤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充沛,独特的地域和气候是天麻的最佳适生地。丹凤天麻主要品种以红杆天麻为主,主产于陕西省丹凤县北赵川镇,因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丹凤天麻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国内市场的大量需求与好评。以蟒岭山脉桃坪、峦庄、庾岭、蔡川、北赵川等乡镇为主,初步建成陕西商洛全国最大的天麻产业基地。
_K1W1100.jpg
四、丹凤民俗

1、丹凤社火

表演的节目有舞狮子,耍长龙,弄棍棒。更多的演员则脚踩高跷,扮成神话故事、经典戏曲中的人物,首尾相衔,围着“舞台”,随着鼓点的节拍,乐器的韵律,边唱边扭,边扭边唱。曲目有《正月里来是新春》、《三娘教子》、《走西口》等一系列传唱了几十年的老曲老歌,也有《常回家看看》、《今天是个好日子》、《咱们的大中华》、《两只蝴蝶》等新曲目。

2、山歌

含劳动号子、情歌对唱,有领唱、合唱、对唱等形式。流行于南北二山,山歌虽有规定调式,然歌词允许触景生情,见啥唱啥。

3、坐台

无需化装,由一人或多人自弹自唱。初为土曲子,解放后改为眉户,乐器有三弦、板胡、二胡、鼓、板、墹、梆子等。主要流行于龙驹寨一带川道地区,传统剧目有《三娘教子》、《张连卖布》、《卖丝线》、《脏婆娘》等,解放后增加《王桂花纺线》、《十二把铲刀》、《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新戏。
_K1W1091.jpg
五、其他提示

    丹凤地处秦岭腹地,春秋季节温差大,请您带足御寒衣物。拍摄器材最好两机两镜,一个广角拍摄风光及建筑外观,一个长焦大光圈拍摄植物及建筑局部细节特写。

以下是我拍摄的棣花古镇宋金街及平凹老宅及平凹文学馆及路途等秦岭景色。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荣耀渭南网---每天我们都在影响这座城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7-29 23:38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品尝商洛地方美食
荣耀渭南网---每天我们都在影响这座城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7-30 00:00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荣耀渭南网---每天我们都在影响这座城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7-30 00:17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用心分享
荣耀渭南网---每天我们都在影响这座城市!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3-7-30 06:28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地方我没去过!
荣耀渭南网---每天我们都在影响这座城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7-30 06:41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野气息扑面而来
荣耀渭南网---每天我们都在影响这座城市!

签到天数: 1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3-7-30 07:25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荣耀渭南网---每天我们都在影响这座城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7-30 08:29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荣耀渭南网---每天我们都在影响这座城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7-30 14:55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楼主的文章好似旅游一番
荣耀渭南网---每天我们都在影响这座城市!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返回列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