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罗某在冯某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某美容中心为堂某进行脸部针剂导入美容服务,使用的美容产品名称不详。该美容中心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经营者冯某无执业医师资格及执业证、罗某无执业医师资格。后堂某面部接连出现硬块、发肿、发炎等症状,虽多次前往医院进行诊治,但均因当时注射药品不明,无法对症处理,症状一直没有缓解。堂某与冯某多次沟通后,冯某退回堂某部分价款。后堂某以欺诈为由起诉请求冯某、罗某按“退一赔三”承担赔偿责任,并赔偿其为治疗而支出的诊疗费、住宿费和交通费。
【裁判结果】
生效裁判认为,堂某在冯某经营的美容中心接受美容服务,双方形成事实医疗美容服务合同法律关系。经营者冯某无医美经营资质、无医师执业资质,聘请不具备医师执业资质的罗某为堂某脸部注射美容产品针剂,且冯某未如实告知堂某所注射美容产品的名称及使用说明等。在堂某面部出现硬块索要所使用产品时,冯某才承认所注射的美容产品为医疗美容产品,未经主管机关审查批准。冯某向堂某销售并注射填充该种类美容产品的行为,属于违法经营,且未告知消费者,构成欺诈,遂判决冯某承担“退一赔三”的惩罚性赔偿责任。
【典型意义】
美容机构为消费者提供的医美服务往往涉及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和安全,理应知晓提供相关服务须具备相应资质。若美容机构及其具体操作人员无资质提供服务或不如实向消费者告知美容产品的名称及功效,应视为主观上具有欺诈的故意,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应承担三倍惩罚性赔偿责任。